【诗歌来到美术馆No.70】蒋立波∣诗歌是用词语编织自己的经线和纬线
诗歌来到美术馆第70期嘉宾蒋立波,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,始终在远离中心和圈子的边缘状态中进行着诗艺的探索,近年来相继获“柔刚诗歌奖”主奖(2015)、“突围年度诗人奖”(2019)、黎巴嫩Naji Naaman国际文学奖(2020)等奖项,诗作被译成英、法、希腊、西班牙、意大利等若干种文字。在蒋立波看来,对于现代人来说,诗或许是除宗教信仰外的最后一个庇护所,一处灵魂的掩体。对于其本身而言,“成为诗人不是我的野心,而是我独处的一种方式”。在其“作为遗作的诗学”观念中,“遗作意识”是对一个诗人生命长度和创造力的深刻测量。“把每一个词,当作世界的遗骸”,从他哀悼早逝友人的这行诗中可以看出,他把他的诗视为“留给未来的供词或精神自传”。同时,他对诗人的持续不断的“自我更新能力”抱有诚挚的愿望和勇气,他乐意在他的诗中召唤并接纳一种将历史与现实、经验与想象、求真意志与语言技艺等熔铸为一体的“当代性”。
左:诗人蒋立波 右:主持人孙昌建
蒋立波生于越剧之乡嵊州,现居于杭州富阳,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。在其笔下,有剡溪、嵊州、温泉、富春江,有张爱玲、胡兰成、秋瑾、王金发、黄公望、郁达夫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……人文、历史、乡土气息如影相随在日常生活的诗意表达中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与上海也有着不解之缘,自小因研究父亲某次上海之行带回的工作笔记上的手绘地图,而养成终日伏在陌生地图上漫游的习惯,并在此之后一直以奇异的方式完成着和一座座城市的互相辨认,也影响了其诗歌写作。正如他在诗中所写“跟词语一起旅行,抵达一首不存在的诗”。
对于蒋立波来说,在茫茫时空和命运的版图上,经常会有不知自身所在之感,而诗歌是用词语在编织自己的经线和纬线,他把诗歌作为一种确认自己位置的方式和手段,通过写诗完成一种对自我的确认。写作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次治疗,让自己在词语的过滤器里获得一份宁静的馈赠。同时,它让一种可能的诗意生活变得优雅、有趣,免于恶俗,从而可以触摸。在他看来,每一首诗终将成为“遗作”,每个词似乎都是世界的遗骸。“我的理想就是,诗能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,或者说,诗就是生活本身。”
诗歌交流环节(部分)
01
纪念张爱玲——与桑克同题
前些日子刚去过胡村,白墙粉刷如新
在别人的故居里
你那张经典的照片看上去像是陪绑
玻璃镜框后面,目光中那份淡淡的嘲讽依旧
双手叉腰,像一副傲慢的圆规
但并不是为了把漫长的生命
画成一个圆圈,尽管你写的最后一本书
《小团圆》有三个版本
分属于自传、散文和小说
像无法执行的遗嘱被三种文体瓜分
明天就是中秋,月亮在无限地趋向圆满
它拥有的版本无疑远远不止三个
但不可否认孤独是你在人世唯一的半径
话柄就像斧柄,模糊的环形山
像失血的静脉伸向一个传奇
你始终是你的旁观者和局外人
咖啡杯上口红的唇印像一对借来的括弧
而除了荒凉,你并无更多的生平需要加注
旗袍下起伏梦中的旧山水
那被裹紧的身世,允许有隐秘的分岔
为了更更多的跳蚤搏斗
你的后半生都在不定地搬家
生活就是误解,爱就是走向深远
公寓的镜子只提供悲剧的副本
“再来一份狮子头,再来一碗鸡汁羹”
可是已经来不及了,新时代少女
像未及卸去浓妆的群众演员向我们走来
在你曾经的赤地,秧歌已扭成热烈的广场舞
这首诗写于蒋立波去年夏天探访胡兰成故居之后,去年也是张爱玲诞辰100周年,诗人受黑龙江诗人桑克的同名诗歌触动而写。胡兰成被盖棺论定为“汉奸”,也是张爱玲的老师和爱人,最终叛变投降,也背叛了张爱玲。“有讽刺意义的是,在胡兰成的故居,她也被拿来作为陪绑,他们之间从文化的角度上是相互成就,像一个括弧对应一样,又相互伤害。胡兰成的散文非常好,但因政治身份故居没有被做任何保护。“这首诗主要是想表现对像胡兰成这个人,再怎么样粉刷,他可能的印记很难被涂抹掉”。
张爱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上海的一个象征和符号,她1920年出生并生活在上海,1952年离开中国后辗转香港和美国。与其他诗人写张爱玲的角度不同,诗人从胡兰成故居入手,把“赤地”、“秧歌”、“小团圆”等张爱玲文学作品嵌入在内,诗里的团圆、圆规、圆圈、小团圆等圆圈意象暗示张爱玲一生所渴望的团圆,但是后面导向的是瓜分,“被三种文体瓜分”就突出了团员与破碎两者之间的张力。“她那张双手叉腰傲慢、清高的经典照片被放在‘别人的故居’里,很有讽刺的意味,好像五花大绑的绑在那里,凸现其旁观者和局外人的命运。”
02
入剡记:后视镜里的日落
后视镜里的落日,像一颗硕大的头颅
滚动在故乡的断头台上
农药的气味里,挖掘机沮丧于
已经没有多少乡愁可挖
酒桌上迟到的秘书,沮丧于一根格律的权杖
那伸得过长的手臂像非法的破折号
引申出一个“无主体”的深远:人皮绷紧的
天空。词源里无法查找的沃罗涅什
松开的领带,让中年的乡绅
拥有了一个伦理的喉结
蚕还在桑叶上爬行
一枚生锈的图钉,把陈旧的耻辱
摁入嵊州的一片桑园:一个桑椹喂养的共和国
地图过于辽阔了,以至那些积极的镰刀
也练就了新月的忧伤
后视镜里的落日,终于抹去垂死者的面孔
缓刑的犁沟
在严厉的逼迫中写下供词
鸟儿们刚刚结束一场事先排演的座谈
一支刺鼻的烟囱,在向天空输诚
铁钳咬紧的落日,沮丧于一条无法申辩的
舌头。滚烫的的弹道上
秋瑾追上了王金发
这首诗是蒋立波作品中相对晦涩的一首,因诗人从故乡小镇驱车回杭州,被后视镜中残阳如血的景象所震慑而作。正如题目中的“后视镜”,这首诗以回溯、回看的视角,用戏剧化色彩处理秋瑾和王金发之死的悲剧性。秋瑾和王金发都是辛亥时期的英豪,地方戏中两个人也是“知音”“红颜知己”,牺牲时间上秋瑾应该在王金发之前,最后一句“秋瑾追上了王金发”恰恰是一种“倒追”的关系。
“剡”是诗人的老家嵊州,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,也是以王金发为代表的强盗故乡。诗人通过这首诗,也提示了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图景中提炼出诗意,这个诗意不仅限于自然,也可以是人文、历史、家乡的东西。比如“落日”和“头颅”,“头颅”又跟“断头台”,跟秋瑾、王金发,跟一场革命的失败联系在了一起。蒋立波从小在越剧的氛围里长大,“我一直惊讶于越剧柔情似水的曲调和韵律,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,嵊州人一直来被称为‘嵊州强盗’,两者在同一地域人群身上得到奇妙统一,这首诗主要也是从这一角度来表现某种悲剧性的张力和命运感。”而“秘书”“权杖”“领带”“乡绅”这些当代色彩的意象的嵌入,则让我们置身于历史和现实、经验与想象的多重维度的互相观照和打量。
03
1975:父亲在上海(第一小节)
父亲从上海回来,带回一本硬皮工作笔记
上面密密麻麻全是他用钢笔画出的手绘地图
他经过的那些街道,商场,公园和电影院
那些质朴的线条为我搭建起一座从未去过的城市
我最初的童年地理学。我第一次知道
人需要通过方位来确认自己的位置
一条道路需要通过与另一条道路的交叉来获得
一种新的关系,那更多的未知与可能
就像他没有画出的老式无轨电车
拖履与癫痫擦出的火花,带来吴越语系之外
洋泾浜的问候。一个立体的世界,一种原始的
结构,语法和逻辑,直观地被表述和呈现
发烫的口号和语录由此得以被省略
从钢水中提炼的蓝色抒情,让崎岖的阶级
在他的平底布鞋下被一个冒号所冒用
……
这首诗用叙述的手法来推进,看上去“像一个流水帐”。蒋立波大概7、8岁时父亲来到上海探望亲人,除了父亲画满每天行程的硬皮工作笔记本,还带回了大白兔奶糖和年历画,这也使诗人养成了对地理、地图的痴迷和爱好。“我觉得必须要有这样一首诗,无论是向记忆还是向我的父亲,向‘诗歌来到美术馆’或者向上海致敬,这样对我来说这个朗读交流活动才是完满的。有机会的话,我可能还需要修改。”
蒋立波的父亲是一个粗通文墨的乡村知识分子,他把每天在上海行走的路线行程都画在上面,诗里写的中山路、斜徐路、淮海中路等等,包括公园、剧院,诗人在当时都可以倒背如流,并刻在记忆中。站在2021年年初的上海,回看1975年的上海,也是一种穿越。“这首诗也是我一直想写的,当时看到父亲从上海带回来的工作笔记,我天天研究它,对我的影响持续到现在,包括对我的写作也有影响。我写诗,某种意义上也是在重建一种个人诗歌地理学。”
04
乙亥年正月十二,
与唐晋郁葱庆根炜津诸友
雨中同访郁达夫故居
连日冻雨,富春江寒雾茫茫
像一个乱世中的祖国不可触抚。
偶有零星雪籽,频频袭扰疲倦的雨刮器。
来不及返青的柳条在耐心地垂钓
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失踪者的形象。
你曾经出发的南门码头犹在,
但被时间废弃的航道已不可能再次挖开,
只有青铜的身体里沉埋的铁锚
还在紧紧拽住不可靠的记忆。
仅仅一个下午,我们竟然几次遇见了你:
在富春山馆,在故居门口,在鹳山公园;
在陈列柜展示的模糊的照片上。
但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你?
清矍的,英俊的,落拓的,颓废的……
或许一个都不是,或许每一个形象的意义
仅仅是为了背叛另一个形象,
就像玄铁否定青铜,发慌的纸张否定玻璃。
旧体诗否定意识流小说。
春天斜体的细雨,否定迷雾深处
被用力拧出悲剧的生平。
快要开谢的两株蜡梅像互相争吵的
上联和下联,在平仄中构成一个更大的矛盾。
敲打芭蕉的苦雨,反义于一只有柚子内部
因不断皱缩而缓缓聚拢的甜。
富阳是著名诗人、作家郁达夫的故乡,也是诗人曾仰慕的地方。蒋立波在新世纪移居富阳后,经常和当地诗人聚在郁达夫故居边上的茶室里,喝茶谈论诗歌。这首诗是诗人经过郁达夫故居门口,看到两株腊梅开得很热烈抓取到“争吵”意象而作。整首诗围绕着“争吵”展开,表现了一种性格及命运上的矛盾性。它可以是一个郁达夫和另一个郁达夫间的争吵,也可以是一个人身上的无数个“我”之间的互相质疑,而在郁达夫身上,这种矛盾性更为强烈。
在官方定位中,郁达夫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家,也是一个革命烈士,而在诗人的印象当中,他是一个酒厂老板,也是赎罪者、背叛者和悲观主义者,各种形象在其身上有着强烈的缠绕和盘诘。“我写过五首关于郁达夫的诗歌,这首诗里有好几个互相的否定,表现了一个人身上的无数个‘我’,无数个侧面,我主要是想表现这种矛盾性和复杂性。”
05
为黄公望隐居地的石鸡而作
一路上,总是有石鸡追随我们。
它们不屑于青蛙为伍,不屑于
在庸常的田畴里,为农药喂养的水稻献唱。
鸣声铿锵、另列,森森然有金石之韵。
它们像是刚刚从黄子久的山居图里跃出,
还带着筲箕里漏出的米粒的清香。
总是有一种更大的矛盾,石缝里
隐逸与挣脱的持久的对峙;
总有一种复数的厌倦,为鲜甜的星光所孕育。
减速的激情,为随身携带的庙堂减去
一个多出来的观音;年轻的道士
在用旧的山川和烟岚里探测万物的回声。
农家乐的长廊下,它们还在你朗诵的童谣中
唱和或争辩,像是有一把幽微的锉刀,
锯开蛙皮下沉睡的道观。
而晦涩不是它们的错,正如唯物的卷尺
丈量不出现实褶皱里那隐秘的声带。
德语区里,格林拜恩与汉斯,拉出一条对角线。
富春山水是600多年前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结庐隐居地,也是蒋立波诗歌的第二个地理坐标。石鸡是体型比青蛙大几倍的蛙类,生活在岩石缝里面,叫声特别嘹亮,在黄公望晚年隐居地有很多的石鸡。在这里,“石鸡”被作为隐士的象征,“不屑于与青蛙为伍”,而“青蛙”被处理为一种芸芸众生,只顾着在农药喂养的水稻田献唱,整首诗在儒释道三重文化的争辩及中西对话中展开,而总有一种更大的矛盾,在石缝里隐逸与挣脱之间持久对峙。
黄公望隐居地景区坐落在庙山坞,这个地方经历了好几次开发,最早开发时并没有突出为黄公望隐居地,而是设置了一些观音塑像之类的东西,所以诗人写到“为随身携带的庙堂,减去一个多出来的观音”,观音被放在那里是不伦不类的,体现了诗歌中多种文化声音的辩论与混合。
06
乡居隔离指南(五)
晚饭后散步,往往已经天黑,稚嫩见到两边群山
巨首般蹲伏,默不作声,甚至山冈上的信号塔
也已不再接受信号,包括那些蜂拥而来的
关于死亡与春天的谣言。溪水匆忙,在黑暗中
听起来比现实抽过来的耳光更响亮。乡村公路上,
蝙蝠在避让,车辙撤回确信的里程,犬吠
拓印空旷里潜伏的危险。路边几块墓碑兀立,
我看不清上面的文字,但我知道不可能有墓志铭,
甚至省略了必要的籍贯、生卒年和立碑者名字,
这冷僻的文体把我们隔离于悼念者的行列,
似乎凡夫俗子只需要草木的铭记。但我仍然提醒自己
放慢脚步,压低声音,因为真正的训诫来自潦草的藤蔓
和被冷落的幽灵。而往往是这样的时刻,是他……
九岁的男孩,在一架飞机远去之后,准确第辨认出
头顶的北斗七星,这晦暗星系中夺目的存在。
也正是这样的时刻,迷途的信号塔被他从雾中捕捉,
一只干渴的木勺弯下腰来,俯饮到我身边这条无名的小溪。
这首诗写的是去年春天,诗人因疫情滞留乡村,沿公路散步途经无名坟墓所感。当时诗人全家被困在村子里两三个月,不能外出工作。但相较于城市里的封闭隔离,仍能每天傍晚和家人沿乡村公路散步。在其看来,那些被冷落的幽灵跟这场瘟疫中逝去的人非常像,他们不需要悼词和哀乐,也不需要人们的眼泪。但是无形中他们也在训诫我们,“我觉得真正有资格训诫并教育我们的,正是那些被冷落的幽灵甚至是死亡本身。”
在蒋立波看来,生命和死亡是人生中的两大存在。而中国文化中,关于死亡的教育其实是不充分的。他的诗歌中一直在不厌其烦的书写死亡,诗歌中反复出现死亡主题,这跟其个人经历和生命体验密切相关,他的二姨娘、外公、父亲、姐姐、外甥女都在其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先后离世,或夭折,或病故,或受迫害自杀,因此他从小就接受了来自死亡的教育。书写死亡对他来说,也是在释放自己,获得一种救赎。而作为一名诗人,他“感应的雷达”不会因为某个特殊时期而关闭,他始终在捕捉、采集、搜索某些幽微、缄默、不为人知的情感与经验的电波和颗粒。
互动环节
Q
我是海外归国的应届毕业生,很感兴趣关于微观世界里的微小意象所赋予的含义,想请您指点迷津。
蒋立波:我的诗基本上从微小的事物落笔,而拥有瞬间的抓取能力,快速捕捉里面的诗意是非常关键的。比如一个朋友写疫情中的少女“蓝色口罩后面一双眼睛的深渊”,就抓取住了一个陌生瞬间。这如同猎犬凭着敏锐的嗅觉快速捕捉猎物一样,这跟天赋有关,也需要平时就进行有意识的训练。
Q
我也和你一样很喜欢米罗,他的作品画面很简单,色彩很丰富,但感觉和你的诗歌完全相反,是什么吸引了你?
蒋立波:我有一段时间确实非常迷恋米罗,他的作品非常天真单纯,色彩也非常明亮,90年代初我几乎每天都会翻看他的画册,画册至今也保留着。我是在海子这一代诗人影响下写诗的,在浪漫主义的教育下开始进行诗歌训练。米罗的画,海子的诗,我觉得有一种骨子里的相同点,一种本质的抒情性,对我早期的诗歌影响很大。但进入新世纪以后,特别是最近十年,我的诗学观因现实生活的巨变也发生了某种改变,我觉得不能再在一种软弱的偏执的抒情下面写作了,我的诗歌必须要接受这样的一种修正,诗中也相应地更多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甚至晦涩的变化。不能说米罗对我没有影响,我相信他仍然以一种内在的教育影响着我,比如诗的天真,梦幻和想象,等等。
Q
我和我身边的这两位都是华师大文学相关的毕业生,我们也会做一些文学相关的对谈节目,我想问您一个问题,您的写作对您的为人处事会有影响吗?想请您对同样喜欢诗歌和热爱文学的年轻人给出一些建议。
蒋立波:肯定会有影响。生活跟我们的写作之间是互相塑造的,生活塑造着我的诗歌面貌,写作也在改变着我的生活,我的最高理想就是诗歌成为生活的本身。至于建议,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:无论如何悲观,都要对世界抱有热情,诗歌就是悲观中的一种可能的救赎。
主持人:立波最新十年精选诗集的名称《迷雾与索引》,也是会有些许晦涩,但后面还有一个索引和指南。像他刚才所讲,抒情就是被逼成了叙述。“诗歌来到美术馆”项目已持续进行70期,其本身就是晦涩中的一种光亮,一种对光本身的努力寻找。
- 了解更多 -
关于【诗歌来到美术馆No.70∣蒋立波】
本期活动声音招募令优秀朗读者
任健博、刘东栩、郭冰心、李虹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-收听获奖朗读者诗朗读
扫码回看活动直播
更多阅读
“诗歌来到美术馆”往期活动诗刊、诗人及机构捐赠诗集均已陈列在民生美术文献中心相关专栏,欢迎前往取阅,记得带好有效证件哦。
▍关于诗歌来到美术馆
正在展出
🎫 展览通票,60元
🔍 扫码进入美术馆微信服务号可在线购票
👉 夜间美术馆
即日起,每逢周五、周六,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(展览、文献中心、ARTsMALL、ARTsMALL Café)延长开放至20:00。
👉 购票优惠条件
-以下人群可免费观展:
身高1.3米(含)以下或6周岁(不含)以下的儿童(每位成人限带一位免费儿童);现役军人凭军官证或士兵证;残疾人凭残疾证;70周岁(含)以上凭老年证或身份证;医护人员凭相关执业资格证和本人身份证。
-以下人群可享展览门票5折优惠:
全日制大中小学生(不含成人教育、研究生)凭学生证
👉 留言福利
参与美术馆微信推文留言互动,推文中(单篇)留言获赞数最高者,可获赠双展联票2张。
*于每周六进行赠票统计
*获奖人数依每周推文篇数而定
(春节期间赠票评选正常,赠票邮寄时间将后延,还请耐心等候哦!)
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所有。
2020 诗歌来到美术馆 | 回顾
【诗歌来到美术馆No.64】韩博 | 写诗是极致的语言实验
【诗歌来到美术馆No.65】叶辉 | 诗歌是日常之外的寂静想象
【诗歌来到美术馆No.66】西渡 | 身处于广大而自足的诗意世界
【诗歌来到美术馆No.67】灰娃 ∣ 写诗是把自己的灵魂献给读者
【诗歌来到美术馆No.68】娜夜∣ 我最好的诗篇来自冬天的北方
【诗歌来到美术馆No.69】袁永苹|我们写作的原因就跟为什么活着一样
民生美术文献中心
ARTsMALL & ARTsMALL Café